景文和李世民只是大概的决定了未来jūn_duì的编制,不过他们其实都没有权利进行彻底调整,这个必须要征求得到大家的认可才行。不过,接下来李世民开始琢磨应该怎么部署jūn_duì了。jūn_duì的部署问题,可是一个重要的问题。过去大家采用的都是府兵制,士兵是分散在各地的,不会轻易聚集起来。而现在既然组建的是职业化的jūn_duì,那他们自然也就让将领有了长时间统辖的jūn_duì。不过因为有了这些参谋制度,所以李世民也不会太过担心属下将领造反。到时候,只要控制住了那些参谋,那将领根本几乎没有造反的可能。这些参谋也就是一个个的监军,能够监督将领的行为。而到时候,将领和军务庶务勤务的三个体系的参谋,都要按照投票决定来进行决定事务。甚至到时候给那些将领设立一个副手,那他们一正一副三个参谋体系的处长,五个人组成一个领导小组,一人一票来决定jūn_duì里面的事务,这样就可以避免主将权威过大。这种集体领导制度,这个是景文弄出来的。到时候只要控制好这些人,不要都是一个派系出身的就行了,适合玩平衡。如果过去的那种jūn_duì,那将领的权威太大了,皇帝也都不放心。现在有了这个方法,也就是给组建常备军提供了基础条件。
而常备军,把这些jūn_duì部署到哪里,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。接下来的防御模式,其实本着强干弱枝的方法,进行部署。所谓强干弱枝,这个也就是把强大的jūn_duì集中到中央,中央掌握了绝大多数jūn_duì,而在地方的jūn_duì数量不应该超过中央。或者说。把中央军的士兵精锐程度要远高于地方jūn_duì,这样可以起到弹压地方的作用。虽然有了参谋制度,可是应该避免的还是要避免。而李世民也知道。过去那种府兵制,虽然能防止造反。可是却可以让jūn_duì战斗力退化。现在既然未来要组建了常备军,那jūn_duì部署也要遵循强干弱枝的方法。
“皇上,不如这样。我们在长安附近分别组建改编左右神策军,左右龙武军,左右羽林军,左右虎贲军。而我们分别在北方,组建征北军。南方组建征南军,西方组建征西军。东方组建征东军。这样我们中枢就能够控制八个军,地方只有四个军。甚至,我们可以从地方的jūn_duì抽出精锐,来充实中央军,这样可以有效地弹压地方。而地方jūn_duì也不能够插手政务,必须要把过去那种jūn_duì可以插手地方政务的是彻底消除。地方的jūn_duì,只能够负责防御敌人,而他们的军费拨款也是由中枢直接负责,地方不能够插手。而且,地方不能够组建火器工厂。地方jūn_duì不能够组建兵器生产的地方。一切,都要由中枢的勤务总部门负责调配。甚至,我们可以打乱jūn_duì的来源。过去我们的jūn_duì都是就近入伍。我们可以打乱jūn_duì的服役地点。南方的可以分配到北方服役,这样不但可以控制乡党集合勾连,并且可以让士兵适应各种气候的作战,对jūn_duì适应各种复杂地形有好处。并且,地方jūn_duì没有自行招募士兵的权利,必须要有中枢的庶务总部门负责分配士兵,这样可以再士兵来源上控制地方jūn_duì。甚至,军官的任命也要经过中枢的庶务总部门批准,高级军官甚至要尚书省讨论。皇帝批准。最后,军官每次任职三年。都要调整一次岗位。三次调整岗位没有获得升职,那就要转业。经过了这种一层层的控制。恐怕地方的jūn_duì想要有什么不好的想法,也都不行。”景文说道。
李世民吃惊的看着景文,显然非常震惊。就连李世民这个皇帝都没有想到这么一套套的制约武将兵权的方法,可是景文都想到了。其实李世民也不是没有办法,可是那些办法都是饮鸩止渴,会大量降低jūn_duì战斗力。可是景文的这些方法,对于jūn_duì战斗力损害却很少,是不可多得的好办法。李世民哪里知道,这个就是时代造成的眼光不同。李世民是古代皇帝,看问题想出的办法自然不会有景文后世一千多年的经验那么圆满。而里李世民这个时代的人想到的办法,那都是会严重影响jūn_duì战斗力的办法,是饮鸩止渴。
而景文的办法,是经过了很多代人的研究,才弄出的控制jūn_duì的办法。历代人杰都对控制jūn_duì进行了揣摩,终于揣摩到了从后勤人事甚至各方面来控制jūn_duì,这样不但可以控制jūn_duì,还可以不至于太过损害jūn_duì的战斗力。所以,景文提出了领先世界一千多年的方法,果然震惊了李世民的思维。
“厉害啊!随口就能够想出这么厉害的办法,这小子某系方面,比起朕想破了脑袋都要强。恐怕,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无法能够比他做得更好。”李世民心里感叹道。
李世民对于景文的“鬼主意”,自然是不得不服的。景文虽然处理政务的能力很差,可是他的各种新奇主意却能够比起李世民他们想破脑袋都要顶用。景文也许不能够当好一个政治家,可是绝对能够当好一个古代的改革家。景文主要是擅长出新鲜主意的人,并不是那种能够在案牍上处理政务的人。案牍上的事务,并不适合让景文来处理。可是很多难题,到了景文这里就变得好像轻而易举,这个可是李世民不得不服的。某种程度上来说,景文解决某些事情的方法,比李世民他们开会十天半个月都要顶用。
“这小子虽然不适合当一个日理万机的宰相,可是当一个高级的谋士肯定是绝对合格的,甚至没有人能够比他更好了!就凭借他的鬼主意,恐怕大唐都能够高枕无忧了。”李世民在心里给景文做了一个定位。(未完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