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。
这年头,女人的微信相册里或多或少有那么几张美颜过的照片,好奇心驱使着徐洪易去翻看对方的相册,不过遗憾的是,姜末的朋友圈除了风景照就是网络图片,没有一张属于她自己的照片。
真是可惜了。
不喜欢爆照的女人绝大多数对自己的长相缺乏自信,这位姜末同学多半是长残了。放下手机的那一刻,徐洪易不禁感叹造化弄人。
微信群每天都有新人被拉进去,每天都有新话题不断产生,徐洪易白天一般是没时间去瞎扯,晚上回到家躺床上的时候,一点开班级群往往有几千条信息在刷屏。
然后他发现一个现象:念书时无聊闹腾的那些人,十多年之后还是那么无聊闹腾。
某天,这帮无聊的人忆往昔峥嵘岁月,突然回忆起他放四脚蛇的破事,并不嫌事大地@了他。
徐总,你说你是不是故意的?目的就想姜末抱你?
暧昧的话题总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,不管在年少无知的学生时代还是如今的成人世界。
徐洪易觉得这些人真无聊,要是在以前他肯定不会回应,不过时过境迁,到现在居然还有人这么误会他,他还真觉得有必要再解释一下。
“其实我当时是想放进程姗姗的铅笔盒里的。”徐洪易说。
程姗姗是姜末的同桌,班上的文娱委员,活泼好动,性格直爽像个女汉子,她体育又好,班上男同学踢球她也会上去踢两脚,属于男女通吃的类型。
程姗姗当时是出了名胆子大,所以徐洪易就想试试她,结果到了教室发现她跟姜末的铅笔盒一起放在中线位置。
一个粉sè卡通人物的,一个颜sè灰扑扑的看不清图案,徐洪易觉得从这两个铅笔盒明显能看出主人的风格,于是他信心十足选了一个。
结果他选错了,一向比较聪明的他犯了一回思维僵化的错误。
“说得跟真的一样。”
群里立刻有人表示质疑,徐洪易没有理会,因为这时候他的手机震了一下,一条私信进来了,徐洪易点开一看,是姜末发来的。
“真是这样?”姜末问他。
“千真万确。”徐洪易回复,并且诚恳地跟姜末道歉,“不好意思啊,吓到你了。”
迟来的道歉,徐洪易觉得这很有必要。姜末回复了一个微笑的表情。
群里,程姗姗也出来作证:徐总说的是真的,当时我们正在清理草丛垃圾,他抓那条四脚蛇的时候还提到跟前来问我怕不怕,我说不怕,没想到他就想到那个馊主意,哈哈哈……我可怜的末末。
群里聊得热火朝天,姜末却半天没吭声,徐洪易就发私信问:“你现在不生气了吧?”
姜末的回复居然又是一个微笑。
徐洪易有些猜不透了,于是发了个流汗的表情过去。
过了很久姜末才发了一句回复:“都过去了,我都不太记得了。”
班级同学七七八八拉齐了,丁海峰开始着手同学聚会的事,百分之九十的同学表示愿意参加,毕竟这么多年没见面,都挺期待看看以前的青涩少男少女,如今长成了什么模样。
剩下的百分之十要么对聚会无所谓,要么就是有事。其实有事没事不过是托词,真想参加四海八荒都拦不住。
活动规定,参加的每人交300块活动经费,用于聚餐以及给老师买礼物。丁海峰每收到一个同学的转账都会在群里公示,徐洪易的名字早就出现在公示名单里了,可他一直没看到姜末的名字。
徐洪易猜到她不想参加,不过还是在有一天下班后发私信给姜末:“你不打算参加?”
姜末回复说:“说不准。”
徐洪易:“?”
姜末:“最近事挺多。”
徐洪易:“年底了,谁还没点事?再忙也要吃饭吧。”后面还跟了个笑脸。
姜末:“到时再看吧。”
托辞。
徐洪易不好再问,不过他觉得姜末是不想来,估计真的长残了。徐洪易这回又犯了和当年一样的错。这时的姜末不过是刚从离婚的yīn影里缓过劲儿来。
☆、第 2 章
如果说婚姻是恋爱的坟墓,那么此刻姜末就是那个从坟墓里爬出来的人。
有人说,同学聚会拆散一对是一对,还有人说参加同学聚会的人都是抱着发展一段艳遇的期待去的。
姜末现在虽然迫切地需要发展一段艳遇来改变单身现状,不过她最近确实有些忙。
汪淼的诊所自从搬到城区来以后,来看病的人就比之前在镇上的时候多了一半,加上最近气流不稳定,天气时冷时暖,每天因感冒来挂水的人从早到晚不间断。
姜末下班前对汪淼说:“照这么下去,你很快就要招人了。”
姜末其实就是侧面夸赞他一句,结果汪淼很认真地看了她一会,面露惭愧地对她说:“从这个月开始给你加工资。”
姜末:……
她拒绝了对方的好意。汪淼在她最无助的时候收留了她,虽然她缺钱,但做人不能忘恩负义。
姜末回家的时候已经六点,天已经完全黑了。家里人都吃好了,弟弟弟媳带孩子出去散步,姜爸爸去找邻居下棋,只有姜母一个人在家。
“回来了?我给你把菜热热。”
“不用了妈,我自己来。”姜末从姜母手里扯过围裙系在自己身上。
姜末热好菜,从保温的电饭锅里盛了一碗米饭坐在桌上吃,姜母收拾好灶台就坐在对面看着女儿。
姜末现在吃饭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,五分钟后,姜末拿起桌上的纸巾擦了擦嘴,抬眸的时候开口:“妈,你有什么话就说吧!”
姜母的表情有些许为难:“末末啊,房子的事你看得怎么样了?要是钱不够妈这可以给你贴一点。”
姜末看着母亲:“这几天太忙,没时间去看。”顿了一下,又说,“实在不行我先出去租房子住。”
姜末起身收拾碗筷去厨房洗,姜母跟着到厨房,姜末低头刷着碗对身后的姜母说:“我能理解阿华,房子本来就不大,住这么多人的确不方便,一会我上网看看租房的帖子,找到就尽快搬。”
姜末洗好碗筷接着就去卫生间洗脸刷牙,出来的时候,弟弟一家三口回来了。
小侄女最先看到她叫了一声姑姑,姜末答应了一声,顺手把放在桌上的一袋零食递给她。
“姐姐你太客气了,不用每天给她买东西。”弟媳妇阿华笑着对姜末说了一句,姜末看着她的笑脸,朝她扯了个笑:“没关系,也花不了几个钱,你们聊吧,我回房了。”
姜家的房子是几年前盖的,独门独院的两层楼,楼上楼下加起来四间房,只不过有些事不是够不够的问题,而是容不容得下。
今天的班级群依旧热闹,原因是某个当年的班草发了一张自拍,由此引发一起爆照cháo,毕业多年,大家心里都有些好奇,以前那些青葱少年现在究竟变成了